选择导师时间点
经过初试的激烈拼杀,将会有近一半的人被挡在了复试门外,剩下的则是命运的宠儿。然而,更加激烈的复试正在等待着他们。一些人认为在复试之前联系导师,可以增加成功的砝码,也有人认为复试之前不宜联系导师,担心那样会招致导师的厌烦。
联系导师当然是可行的,但是一般不要太早,除非本科就在目标学校,或者自己本科的老师可以引荐,一般成绩出来之后再联系也不迟。联系导师时要做到礼貌高于一切,导师一般都很忙,不可能和你深入交流,一开始最好是发邮件,导师一般都会回复,视回复的情况,导师希望了解可以继续交流,如果导师礼貌性地回复,明显没有想继续下去的意思,其实已经够了,再继续只会让人反感。
需要特别提醒一下的是,参加调剂时一般需要事先联系导师。
选择适合的导师
所谓“选择导师”强调的是选择合适你的导师,关键的要求是你是否能比较明确的把握住自己的研究兴趣。这是你选择导师的参考点,如果对自己的学术兴趣没有清醒的认识,那么,选择也只会是盲目而轻率的。
对于“候选”导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力比较和选择:
此外,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查找导师信息
对要选什么类型的导师有个大致的想法以后,就需要获得所考院校的各位老师的信息,根据信息划定一些老师,然后与这些划定的老师进行邮件或电话联系。N诺研究生导师库是目前全国最优秀的计算机导师数据查询系统,收集了全国各大院校及科研机构院校和导师的信息供考生查询。
口碑
选择导师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老师本身的品行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也就是老师在学生中的口碑。
有些导师,对学生异常苛刻,动辄辱骂学生。在这样的导师手下学习工作,即使做再有意思的项目,也会让人很痛苦。而且,我觉得作为一个研究生,本来就更多应该靠自学,因此一个导师在品行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是比在知识方面的教育更重要。不过,对一个导师品行的判断,比对项目和论文水平的判断要难得多。只有通过和导师本人或者其实验室同学的接触,才能慢慢体会到。
与导师有效沟通
在选定自己理想的导师以后,应及时和导师取得联系。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也是考研人很关心的一个问题。
与导师沟通的方式很多。一般而言,如果你擅长口头表达,可以首先电话联系;如果你不擅长口头表达,那么最好先发封邮件给老师,写明你的考研打算、个人情况(所在学校专业、成绩排名、科研实践经验、获奖情况等)、读研计划(对什么感兴趣、读研期间准备怎么做、是否有念博士的打算)等。最后表明你对导师的敬仰之情,感谢导师的阅读,并希望得到导师的回复。
与导师沟通时请牢记以下两点:
邮件模板
尊敬的xx老师:您好!我叫XXX,是XX大学XX学院XX专业XX级本科生。我非常希望能够有机会考取您20xx年的研究生。
三年来我的综合成绩一直坚持全年级第一名(年级共有278人),前三年专业课均匀成绩为92.35,绩点为4.89。并且顺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和CSP/PAT考试。
我除了完成学校教学提纲所划定的课程外,还踊跃加入各类实践运动,注重造就本人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大二暑假时开端进入我校的ACM验室,期间参加了xx省ACM-ICPC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获得了xx等奖。并参与了学校XX项目(为XX校级重点支持项目);大三期间参加了第X届全国大学生“蓝桥杯”竞赛,并获得xx奖。
主要获奖情形如下:
XX年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XX杯”一等奖;
XX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被评为“XX大学优秀学生标兵”;
XX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并被评为“XX大学优秀学生标兵”;
我对机器学习很感兴趣,所以平时就很注重关注这方面的知识,非常希望可能在您的指导下攻读硕士学位。
附件中是我的大学三年来的学习成绩表以及获奖证书,以供您参考。
冒昧致信,恳请您海涵!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信!期待您的回复。
祝身体健康!工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