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组合
政治: 政治
ab
评分及理由
(1)选项A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选择了A选项。A选项强调技术进步要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与题干中“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的内涵一致,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发展应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观点。因此,A选项选择正确,得2分。
(2)选项B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选择了B选项。B选项指出人类活动能够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目的性”指实践活动要符合人的主观需求和价值目标(如科技向善),“合规律性”指要符合客观规律(如技术发展规律)。题干中“更智慧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正是要求人们在遵循技术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向善的目的,体现了二者的统一。因此,B选项选择正确,得2分。
(3)选项C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未选择C选项。C选项认为“科技发展是由主观意志决定的客观物质活动”,该表述存在逻辑错误。马克思主义认为,科技发展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虽然包含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其根本是由生产力等客观因素决定的,而非由主观意志单方面决定。该选项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带有唯心主义倾向,是错误的。学生未选此项是正确的,不扣分,但此选项本身不得分。
(4)选项D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未选择D选项。D选项指出“成功的实践是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真理尺度”要求实践符合客观规律(如AI技术规律),“价值尺度”要求实践符合人的需要和利益(如法律伦理底线、科技向善)。“更智慧地使用”正是要求在实践中实现二者的统一,从而取得成功,避免风险。因此,D选项是正确的。学生漏选D选项,根据多选题“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的规则,本题不能得分。
题目总分:2+2+0+0=4分
ac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作答为"acd",与标准答案ACD完全一致。该选项组合正确反映了从"一片叶子"到"茶文化"所体现的哲学原理:A项说明观念是对物质的反映,C项强调实践在价值转化中的作用,D项指出价值取决于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的关系。因此给满分2分。
题目总分:2分
ac
评分及理由
(1)A选项:得分及理由(满分0.5分)
学生选择A正确。根据唯物史观,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和文明样态,题干中习近平讲话强调文明多样性源于不同历史国情和民族习俗,正体现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对文明样态的决定作用。该选项与标准答案一致,得0.5分。
(2)B选项:得分及理由(满分0.5分)
学生未选择B正确。B选项主张某些文明"具有独自的比其他文明更优越、更强大的文化基因",这违背了文明平等、多样共存的理念,与习近平强调的"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相矛盾。不选符合标准答案要求,得0.5分。
(3)C选项:得分及理由(满分0.5分)
学生选择C正确。C选项强调每种文明的文化独特性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完全符合题干引文中"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思想,与标准答案一致,得0.5分。
(4)D选项:得分及理由(满分0.5分)
学生未选择D正确。D选项主张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相隔离的状态下"发展,这不符合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事实和唯物史观关于文明在交往中发展的观点。不选符合标准答案要求,得0.5分。
题目总分:0.5+0.5+0.5+0.5=2分
c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标准答案为BC,学生作答为CD。其中C选项"生产资料私有制"是正确的,但D选项"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不符合简单商品经济的基础。学生漏选了B选项"个体劳动",而多选了D选项。根据评分规则"正确则给2分,错误则给0分,多选或少选给0分",该题得0分。
题目总分:0分
ab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作答为"abd",对应选项A、B、D。标准答案为ABD,学生答案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
选项A正确描述了信息技术革命对打破地域限制的作用;选项B正确说明了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对产业链融合的促进;选项D正确指出了市场控制放松对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加速作用。
选项C表述错误,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规则往往使发达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而非广大发展中国家。
学生答案正确选择了所有正确选项,且未选择错误选项。
得分:2分
题目总分:2分
bc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作答为"bcd",对应标准答案BCD。答案完全正确,且为多项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正确则给2分",故本题得2分。
题目总分:2分
abc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该题为多项选择题,标准答案为ABCD。学生作答为"abcd",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根据评分规则:"正确则给2分",且"选项不区分大小写",因此本题得2分。
题目总分:2分
abc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该题为多项选择题,标准答案为ABCD。学生作答为"abcd",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根据评分规则,正确选择所有选项得2分,多选或少选得0分。学生答案与标准答案完全匹配,因此得2分。
题目总分:2分
abc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作答为"abc",对应选项A、B、C。标准答案为ABC,学生答案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根据题目要求,正确则给2分,因此本题得2分。
题目总分:2分
ab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作答为"abd",对应选项A、B、D。标准答案为ABD,学生答案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根据题目要求,正确则给2分,错误则给0分,多选或少选给0分。本题学生答案正确且完整,没有逻辑错误,因此得2分。
题目总分:2分
ab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作答为"abd",对应选项A、B、D。标准答案为ABD,即A、B、D选项。
学生答案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包含了全部正确选项且没有选择错误选项C。
根据评分规则,正确则给2分。
得分为:2分
题目总分:2分
acd
评分及理由
(1)选项A评分及理由(满分0.67分)
学生选择了A选项(在经济建设上实行“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这与标准答案一致。该方针是在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的,符合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表述,因此得0.67分。
(2)选项B评分及理由(满分0.67分)
学生未选择B选项(在对外关系上实行“一边倒”的方针),这是正确的。“一边倒”方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的外交政策,不属于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的新方针,因此不选B不扣分,得0.67分。
(3)选项C评分及理由(满分0.67分)
学生选择了C选项(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与标准答案一致。该方针是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重要文化政策,符合题意,因此得0.67分。
(4)选项D评分及理由(满分0.67分)
学生选择了D选项(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这与标准答案一致。该方针是1956年中共八大正式提出的政治制度重要内容,符合题意,因此得0.67分。
题目总分:0.67+0.67+0.67+0.67=2分
abd
评分及理由
(1)选项A得分及理由(满分0.67分)
学生答案包含A选项,且A选项"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表述正确,符合标准答案,得0.67分。
(2)选项B得分及理由(满分0.67分)
学生答案包含B选项,且B选项"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表述正确,符合标准答案,得0.67分。
(3)选项C得分及理由(满分0.67分)
学生答案未包含C选项,且C选项"所有政党都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表述错误,因为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治品格,不是所有政党都具有的特征,学生未选此项是正确的,得0.67分。
(4)选项D得分及理由(满分0.67分)
学生答案包含D选项,且D选项"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表述正确,符合标准答案,得0.67分。
题目总分:0.67+0.67+0.67+0.67=2分
abc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作答为"abc",对应选项A、B、C。标准答案为ABC,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
选项A"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具有当代价值的道德精神加以挖掘"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挖掘和提炼;
选项B"赋予中华传统美德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创新性发展;
选项C"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现了传统美德对当代道德建设的价值。
这三个选项都准确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得2分。
题目总分:2分
abcd
评分及理由
(1)选项A得分及理由(满分0.5分)
学生答案正确。爱国主义教育法将爱国主义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容以法律形式固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的具体体现。得0.5分。
(2)选项B得分及理由(满分0.5分)
学生答案正确。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对中华民族和国家的认同,自然包含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内涵,该法对此有促进作用。得0.5分。
(3)选项C得分及理由(满分0.5分)
学生答案正确。爱国主义教育法本身虽侧重于教育、引导和规范,但其立法目的包含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对危害行为具有预防和震慑作用,可视为广义的法律武器。得0.5分。
(4)选项D得分及理由(满分0.5分)
学生答案正确。该法明确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规范和保障,表述准确。得0.5分。
题目总分:0.5+0.5+0.5+0.5=2分
abc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本题为多项选择题,标准答案为ABCD。学生作答为"abcd",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四个选项全部正确选出。根据评分规则,正确选项不区分大小写,且该题答对得2分,答错、多选或少选均得0分。学生答案符合要求,无逻辑错误,故得2分。
题目总分:2分
ac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作答为"acd",对应选项A、C、D。标准答案为ACD,学生答案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
根据评分规则:正确则给2分,错误则给0分,多选或少选给0分。
该学生答案正确,因此得2分。
题目总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