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组合
数据结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 、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7分)
学生给出了合并策略:每次从有序表集合中挑选出两个有序表进行合并,并正确指出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为L1+L2-1。计算过程中,学生给出的合并顺序为:
虽然学生没有像标准答案那样明确画出哈夫曼树,但通过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其合并顺序符合哈夫曼树思想(先合并最短的两个表,然后依次合并)。计算过程和结果完全正确。
扣分情况:无扣分项。学生答案中"佛选出"应为"挑选出"的识别错误,但不影响理解。
得分:7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正确描述了合并策略:每次选取最短的2个有序表合并,经过n-1次两两合并完成,并明确指出这是"近似哈夫曼树"方法。理由说明充分:合并的总比较次数最少,且不会一次性占用太多空间。
这与标准答案中"借用哈夫曼树的构造思想,依次选择最短的两个表进行合并"的描述完全一致。
扣分情况:无扣分项。
得分:3分
题目总分:7+3=10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得分:4分
理由:学生的基本设计思想描述清晰准确,与标准答案一致。先计算两个链表长度,然后让长链表指针先移动差值步,最后同步移动直到找到共同结点。思路完整正确。
(2)得分及理由(满分8分)
得分:6分
理由:算法实现基本正确,但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扣分:
总体逻辑正确,时间复杂度符合要求,但存在语法和实现细节问题。
(3)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得分:1分
理由:时间复杂度分析正确,为O(L1+L2),与标准答案一致。
题目总分:4+6+1=11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答案中MIPS数为20、Cache缺失次数0.3M次(即300k次)、主存带宽4.8MB/s均与标准答案一致。计算过程和结果正确,得4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中缺页异常次数1.5次正确,DMA请求次数1.5K次(即1536次)也与标准答案一致。计算过程和结果正确,得2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正确指出DMA控制器优先级更高,理由阐述合理(数据可能丢失),与标准答案一致,得2分。
(4)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中主存最大带宽320MB/s与标准答案一致,计算正确,得2分。
题目总分:4+2+2+2=10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第1次识别结果中答案为"PEFF H",其中"P"可能是"F"的误写(因为F和P在部分字体中相似),但未给出计算过程,且答案错误;第2次识别结果中答案为"FEFF H",与标准答案一致,且标准答案中明确指出正确写出执行后的(R1)=FEFFH可得满分。因此按第2次识别结果给分,得2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两次识别结果均回答"8个时钟周期",与标准答案一致。得2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第1次识别结果中:①提到I3与I2存在数据相关,但未提及I3与I1也存在数据相关,解释不完整;②提到访存冲突和指令覆盖,理由不正确。第2次识别结果中:①同样只提到I3与I2的数据相关,未提及I1;②理由仍不正确。标准答案要求说明I3与I1、I2都存在数据相关,且I4阻塞是因为I3在ID段被阻塞。因此两个原因的解释均不完整或不正确,扣1分。得1分。
(4)得分及理由(满分7分)
第1次识别结果中:指令序列正确(Z1-Z5),得2分;流水线执行过程图基本正确(有Z3的ID段延迟等),但Z5的存储目标寄存器应为R1而非R2(STORE R2,[x]错误),存在逻辑错误,扣1分;图中时间单元标注"LF"应为"IF","ZD"应为"ID",但属于误写不扣分。第2次识别结果中:指令序列正确,得2分;但流水线图完全无延迟(各指令连续执行),与实际执行过程不符,存在严重逻辑错误,扣2分。按两次识别中较好的一次(第1次)评分,指令部分得2分,执行过程得2分(满分3分),周期数回答缺失,扣2分。本小题得4分。
题目总分:2+2+1+4=9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学生答案正确,页框号为21,得1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正确,页框号为32,理由基本正确,得2分。理由中"该页在时刻1被使用过且还在空闲链表中"符合标准答案描述。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正确,页框号为41,理由正确,得2分。理由中"2号虚页还没有访问过"和"空闲页框链表表头是41号页框"都正确。
(4)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正确,认为适合,理由基本正确,得2分。理由中"能将长时间多次访问的页框保留在进程驻留集"和"曾使用过的页框内容也不会立刻丢失"体现了对时间局部性好的程序的适应性。
题目总分:1+2+2+2=7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正确计算了磁盘块总数(4TB/1KB=2^32块,即4G块),并正确得出块号需要4B。同时正确计算出索引表区可容纳128个索引项(512B/4B=128),因此单个文件最大长度为128KB。思路和计算结果与标准答案一致,得4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第一轮识别结果未给出具体计算过程,第二轮识别结果给出最大长度为148KB,这个数值与标准答案(65620KB)不符,存在计算错误。但学生正确指出块号最多只需要4B,并给出了起始块号和块数各占4B的合理建议,理由说明正确(块数占4B可表示4TB文件)。根据评分说明,计算错误可酌情给分,但核心逻辑正确部分应给分。因此计算部分扣1分,合理值建议部分得2分,本小题共得3分。
题目总分:4+3=7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5分)
学生正确指出1、3、4号分组由H发送(3分),正确指出1、2、3号分组完成TCP连接建立(1分),正确指出3和5号分组进行了填充(1分)。答案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得5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正确计算出S已收到的应用层数据字节数为16,与标准答案一致,得2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正确计算出IP分组到达H时经过15个路由器,与标准答案一致,得2分。
题目总分:5+2+2=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