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组合
数据结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 、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6分)
学生第一次识别结果未提供散列表构造,但第二次识别结果给出了散列表。根据标准答案,正确的散列表应为:
学生给出的散列表为:
对比发现,学生的散列表在多个位置关键字放置错误(如1、2、4位置),且未正确反映线性探测再散列法的冲突处理过程。因此,散列表构造存在逻辑错误。但考虑到学生至少给出了一个散列表结构,且部分关键字位置正确(如0、3、5、6),给予部分分数。扣分:4分(错误较多)。得分:2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计算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ASL)为17/7,但标准答案为12/7。学生的计算基于其错误的散列表,导致查找次数错误(如关键字18、9、14的查找次数不正确),属于逻辑错误。查找失败的ASL计算为7,标准答案为18/7,学生未正确计算每个位置查找失败时的探测次数,直接使用7×7÷7=7,方法错误。因此,两部分均不得分。扣分:4分(全部错误)。得分:0分。
题目总分:2+0=2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得分:3分
理由:学生提出的使用辅助数组的方法是正确的,基本思路与标准答案中的"另解"一致。但在具体描述中存在逻辑不清晰的问题:将前P个数据放到数组S中下标为n-P+i的位置,这个描述虽然可行但不够直观,且后续步骤描述不够完整和准确。由于基本思路正确,但细节描述存在瑕疵,扣1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7分)
得分:4分
理由:代码实现存在严重逻辑错误:
虽然使用了辅助数组的基本思路正确,但具体实现存在重大逻辑错误,扣3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得分:2分
理由: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完全正确。时间复杂度为O(n),空间复杂度为O(n)(实际应为O(P),但题目中P与n同阶,可认为是O(n))。
题目总分:3+4+2=9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答案:指令系统最多有2^4条指令(正确),最多有8个通用寄存器(正确),MAR和MDR至少需要16位(正确)。但答案中“该计算机最多有8个”表述不完整,应为“8个通用寄存器”,由于上下文可推断,且两次识别均正确,不扣分。得4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转移指令的目标地址范围是0~2^16-1(正确)。得2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5分)
学生答案:机器码为2315H(正确);执行后R5和5678H存储单元内容改变(正确);R5内容变为5679H(正确);5678H存储单元内容变为68ACH(正确)。但第一次识别中误写“Rs”应为“R5”,根据误写不扣分原则,不扣分。得5分。
题目总分:4+2+5=11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作答中未涉及数据Cache总容量的计算,而是回答了其他题目(如指令系统、MAR、MDR等)的内容,与本题无关。因此本题得0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作答中未计算数组元素a[0][31]和a[1][1]对应的Cache行号,而是回答了其他题目(如转移指令范围等)的内容,与本题无关。因此本题得0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5分)
学生作答中未分析程序A和B的数据访问命中率及执行时间比较,而是回答了其他题目(如机器码、寄存器内容变化等)的内容,与本题无关。因此本题得0分。
题目总分:0+0+0=0分
(2)(20+30+40+20)*(1+1/600)ms=(6611/60)ms
(3)有,随机调度。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未作答第(1)问,因此得0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作答中仅给出了一个计算表达式,但存在多处错误:
由于计算过程不完整且结果错误,得0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回答"有,随机调度":
因回答不完整且未给出充分理由,得1分。
题目总分:0+0+1=1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正确计算了逻辑地址17CAH对应的页号为5,计算过程与标准答案一致。得2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正确应用FIFO算法,指出需要替换0号页,并将5号页装入7号页框,得到物理地址1FCAH,与标准答案一致。得3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在CLOCK算法中,虽然描述页框顺序时写成了"2号页,1号页,0号页,3号页",但根据题目示意图,实际页框顺序应为2→4→7→9(对应页号为2→1→0→3),这里可能是识别错误或表述不准确,但最终正确选择了替换2号页框(页号为2),得到物理地址0BCAH,结果与标准答案一致。根据禁止扣分规则,这种表述差异不扣分。得3分。
题目总分:2+3+3=8分
(1)最长需0.4ms.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只给出了最长冲突检测时间的计算结果(0.4ms),但未给出最短冲突检测时间,也未提供任何计算过程或理由说明。根据CSMA/CD协议原理,最短冲突检测时间应为单程传播时延(t0 = 2km/200000km/s = 0.01ms),最长应为双程传播时延(2t0 = 0.02ms)。学生给出的0.4ms与标准答案0.02ms相差甚远,且计算错误(可能误用了数据传输速率进行计算)。由于缺少最短时间答案且最长答案完全错误,扣4分。
得分:0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5分)
学生未对第(2)问作出任何回答,因此不得分。
得分:0分
题目总分:0+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