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组合
计算机: 数据结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 、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得分:0分
理由:学生提出的算法基本思想是使用两层循环进行两两元素运算,这与题目要求的"计算A[i]与A[j](0≤i≤j≤n-1)乘积的最大值"不完全符合。学生代码中j从0开始,没有限制i≤j的条件,会导致计算所有元素对的乘积,包括i>j的情况。此外,这种暴力解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²),不是题目要求的"时间空间上尽可能高效的算法"。
(2)得分及理由(满分7分)
得分:0分
理由:代码存在严重逻辑错误:
1. 内层循环j从0开始,没有限制i≤j,不符合题目要求
2. max变量在每次外层循环开始时没有重置,会导致错误累积
3. 没有正确处理负数相乘可能得到最大值的情况
4. 算法效率低下,没有达到题目要求的"尽可能高效"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得分:2分
理由:学生正确分析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²)和空间复杂度为O(1),这部分分析是正确的。
题目总分:0+0+2=2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答案:最短时间12,关键活动a、e、m、n
标准答案:最短时间12,关键活动a、e、m、n
答案完全正确,得4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b、d、c
标准答案:b、c、d
答案内容完全一致(顺序不影响),得2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j,δ(识别为"δ"可能是"6"的误写)
标准答案:j,余量6
根据禁止扣分规则,字符识别错误不扣分,核心逻辑正确(j的余量最大),得2分。
(4)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b最多持续4,不做b可以压缩k
标准答案:b最多持续4,压缩活动k
"不做b"可能是识别错误,但后半部分"压缩k"正确,且b持续时间答案正确,根据上下文判断为误写不扣分,得2分。
题目总分:4+2+2+2=10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正确计算出块内地址占6位(64B块大小,2^6=64),Cache组号占6位(数据区32KB=2^15B,8路组相联,每组块数8,块大小64B,组数=32KB/(8*64B)=64=2^6,故组号6位),并指出VA中第6~11位(V11~V6)作为Cache索引。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得3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正确计算出d[100]的VA为018001B0H(起始地址01800020H + 100*4B=400B=190H),并正确计算出组号为6(从地址二进制表示中提取第6~11位)。计算过程和结果与标准答案一致,得4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正确计算出d[0]在其主存块内的偏移量为20H(32字节),与标准答案一致。但在Cache缺失率计算中,学生错误使用"每次缺页会调入16个"的概念(这是缺页相关,而非Cache缺失),并得出缺失率6.25%。实际上应按主存块大小64B计算,每个块包含16个int,首次访问每个块时发生一次缺失,缺失率应为1/16=6.25%,但标准答案为3.13%,这是因为数组d共有2048个元素,分布在2048/16=128个主存块中,循环访问时每个块被访问一次(因按顺序访问),缺失率=128/2048=6.25%。但标准答案3.13%可能是考虑了预取或其他优化,按学生思路6.25%也有一定道理,但不符合标准答案。平均访问时间计算也基于错误的缺失率。因此扣2分,得2分。
(4)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计算出d[2048]占用8KB,分布在2个页中(8KB/4KB=2),但标准答案为3页。检查发现:起始地址01800020H,结束地址01800020H+2048*4-1=01800020H+1FFFH=0180201FH。从01800020H到0180201FH跨越了3个虚拟页:01800000H-01800FFFH、01801000H-01801FFFH、01802000H-01802FFFH。学生计算错误,扣2分,得0分。
题目总分:3+4+2+0=9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回答:
- R初始值:正确(FFFF FFFFH对应0xffffffff)
- Q初始值:正确(87654321H对应0x87654321)
- Y初始值:未回答(标准答案为0xfffffffe)
- 计数器位置:正确(指出控制逻辑部件包含计数器)
- ALU运算类型:部分正确(只回答加法,但标准答案为加法和减法)
扣分说明:
- 缺少Y初始值扣1分
- ALU运算类型不完整扣0.5分
得分:4 - 1 - 0.5 = 2.5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6分)
学生回答:
- 除数为0异常:正确(X=0000 0000H)
- 溢出异常:未回答
- 异常响应操作:未回答
扣分说明:
- 缺少溢出异常情况扣2分
- 缺少异常响应操作扣3分
得分:6 - 2 - 3 = 1分
题目总分:2.5+1=3.5分

评分及理由
(1)信号量定义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得分:1分
理由:学生定义了mutex、tree、pit、full四个信号量,基本覆盖了同步需求。其中:
扣1分:信号量命名不够清晰,标准答案中sk明确表示可挖坑数量,empty表示可用树坑,water表示需要浇水,学生的命名虽然功能正确但不够直观。
(2)甲的操作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得分:2分
理由:甲的操作逻辑完全正确。先wait(full)检查是否可挖坑,再wait(mutex)获取铁锹,挖坑后释放铁锹,signal(pit)通知乙有可用树坑。与标准答案逻辑一致。
(3)乙的操作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得分:1分
理由:乙的操作基本正确但有逻辑错误:
(4)丙的操作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得分:1分
理由:丙的操作完全正确。wait(tree)等待有树苗需要浇水,然后执行浇水操作。逻辑简洁正确。
题目总分:1+2+1+1=5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回答:进程控制块在内核区,等scanf(),进程处于阻塞态。
标准答案:PCB位于内核区,执行scanf()时进程处于阻塞态。
评分:回答正确,得2分。虽然表述略有差异("等scanf()"可以理解为等待scanf输入),但核心意思与标准答案一致。
(2)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回答:main()在运行时在堆;scanf()和printf()要驱动程序实现。
标准答案:main()函数的代码位于只读代码段,其直接调用的scanf()和printf()需要执行驱动程序。
评分:main()函数位置回答错误(说在"堆"而不是"只读代码段"),扣1分。scanf()和printf()需要驱动程序实现回答正确,得2分。本小题共得2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回答:ptr在可读写堆;length会被分到用户栈;ptr指向的字符串在运行时堆。
标准答案:ptr被分配在可读写数据段,length在用户栈,ptr指向的字符串在运行时堆。
评分:ptr位置回答错误(说在"可读写堆"而不是"可读写数据段"),扣1分。length位置回答正确,得1分。ptr指向字符串位置回答正确,得1分。本小题共得2分。
题目总分:2+2+2=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