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组合
计算机: 数据结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 、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得分:0分
理由:学生的算法基本思想存在根本性错误。题目要求计算每个res[i]为A[i]与A[j](i≤j≤n-1)乘积的最大值,而学生的方法只是简单地用全局最大值和最小值来计算,没有考虑到乘积的最大值可能出现在当前位置与后续某个特定位置的元素相乘,且这个特定位置会随着i的变化而变化。学生的思路无法正确处理示例A[]={1,4,-9,6}的情况。
(2)得分及理由(满分7分)
得分:0分
理由:代码实现基于错误的算法思想,无法正确解决问题。具体问题包括: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得分:1分
理由:虽然算法本身是错误的,但学生对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是正确的。代码确实只进行了两次O(n)的遍历,时间复杂度为O(n);只使用了常数个额外变量,空间复杂度为O(1)。考虑到复杂度分析本身正确,给予1分。
题目总分:0+0+1=1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答案:最短时间12;关键活动:a→e→m→n
标准答案:最短时间12;关键活动:a、e、m、n
评分:4分。理由:最短时间正确得2分,关键活动正确得2分。学生答案中关键活动用箭头连接,但活动名称与标准答案一致,不影响得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d和b
标准答案:同时进行的活动:b、c、d
评分:1分。理由:学生只答出了b和d,缺少活动c。根据AOE网分析,活动e进行时,b、c、d都可以同时进行,漏答c扣1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丁,时间余量是6
标准答案:时间余量最大的活动是j,余量为6
评分:1分。理由:时间余量6正确得1分,但活动名称"丁"可能是识别错误(应为j),根据禁止扣分规则第1条,判断为误写不扣分,但活动名称错误仍需扣1分。
(4)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4,压缩k也能保证不延期
标准答案:b的持续时间最多是4,压缩活动k
评分:2分。理由:b的最长持续时间4正确得1分,压缩活动k正确得1分。答案完整正确。
题目总分:4+1+1+2=8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回答组号占6位、块内地址占6位正确,得2分。但Cache索引位回答$V_{20}\sim V_{25}$错误,标准答案为V11~V6(即第6位到第11位)。此处逻辑错误扣1分。本小题得2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正确计算出d[100]的VA为0180 01B0H,得2分;正确得出Cache组号为6,得2分。本小题得4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回答d[0]在主存块内偏移量为08H(即8字节)错误,标准答案为32字节(20H),此处逻辑错误扣1分。Cache缺失率3.13%正确,得1分;平均访问时间计算为8.26个时钟周期(正确应为8.25),但计算逻辑正确(2+200×3.13%),因数值误差不扣分,得2分。本小题得3分。
(4)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回答d分布在2个页中错误(标准答案为3页),扣1分;缺页次数回答2次错误(标准答案为3次),扣1分。本小题得0分。
题目总分:2+4+3+0=9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答案中:
本小题得分:1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6分)
学生答案中:
本小题得分:3分
题目总分:1+3=4分

评分及理由
(1)信号量定义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定义了4个信号量:spade(铁锹互斥)、bud(可挖坑数量)、tree(待种树坑数)、water(待浇水树坑数)。信号量定义与标准答案功能一致,命名不同但不影响逻辑。初值设置正确:spade=1、bud=3、tree=0、water=0。得2分。
(2)甲进程实现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甲进程正确执行:wait(bud)检查可挖坑数→wait(spade)获取铁锹→挖坑→signal(tree)通知乙有坑待种→signal(spade)释放铁锹。逻辑完整且与标准答案等效。得2分。
(3)乙进程实现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乙进程存在逻辑错误:先执行"放树苗入坑"再申请铁锹填土,但填土需要铁锹,而放树苗不需要铁锹。标准答案中乙在获取树坑后立即申请铁锹执行整个种植操作。此处操作顺序不合理,但未造成死锁,扣1分。其他操作正确:wait(tree)→放树苗→wait(spade)→填土→signal(water)→signal(spade)。得1分。
(4)丙进程实现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丙进程正确执行:wait(water)等待浇水信号→浇水→signal(bud)释放坑位。逻辑完整,与标准答案等效。得1分。
题目总分:2+2+1+1=6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PCB位于Cache,执行scanf()时进程处于阻塞态。
标准答案:PCB位于内核区,执行scanf()时进程处于阻塞态。
评分:PCB位置错误(Cache是高速缓存,不是PCB存储区域),扣1分;进程状态正确,得1分。本小题得1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答案:main()函数位于主存,scanf()和printf()需要驱动程序。
标准答案:main()函数位于只读代码段,scanf()和printf()需要驱动程序。
评分:main()位置描述不够精确(主存是物理存储介质,不是虚拟地址空间的具体段),扣1分;函数调用判断完全正确,得2分。本小题得2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答案:ptr分配在MAR,length分配在MDR,字符串在MDR。
标准答案:ptr在可读写数据段,length在用户栈,字符串在运行时堆。
评分:三个位置全部错误(MAR/MDR是CPU寄存器,不是内存区域),扣3分。本小题得0分。
题目总分:1+2+0=3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第一问计算单向传播时延时使用了往返距离(2×36000km),但题目要求的是单向传播时延,应为36000km/300000km/s=120ms,学生计算为240ms,属于逻辑错误,扣1分。最大吞吐量学生写为"0.4MIPS",单位错误且数值应为200kbps,但可能为识别错误,根据禁止扣分原则不扣分。文件传输时间计算为160ms,但标准答案为280ms(包含传播时延),学生忽略了传播时延,属于逻辑错误,扣1分。本小题得1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计算发送窗口为4,与标准答案一致,得1分。帧序号计算为3,但GBN协议要求帧序号至少为发送窗口大小+1,应为4,属于逻辑错误,扣1分。本小题得1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给出的三个子网地址范围与标准答案完全不同:生活区使用/25但起始地址错误;管理区和作业区地址范围重叠且不符合要求。子网划分逻辑错误,三个子网均不得分。本小题得0分。
题目总分:1+1+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