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组合
计算机: 数据结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 、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作答中关于第一问的内容无法识别,识别结果呈现为乱码(如"XA 3 B"、"TL 2/2"等),没有提供任何关于算法基本设计思想的描述。根据评分标准,无法获得分数。得0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8分)
学生作答中关于第二问的内容同样无法识别,识别结果呈现为乱码(如"邻接矩阵或多重邻接表;Prim算法"),这与题目要求的"找出数组中未出现的最小正整数"完全无关。没有提供任何算法代码描述。根据评分标准,无法获得分数。得0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作答中关于第三问的内容只有"能"一个字,没有提供任何关于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说明。根据评分标准,无法获得分数。得0分。
题目总分:0+0+0=0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给出了总费用16,与标准答案一致,但未完整展示最小生成树的具体边。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画出了部分边(如XA-BJ、XA-WH、TL-JN、JN-QD、NJ-QD、CS-QD等),但缺少对两种方案的完整描述。由于费用正确且基本结构符合,但未完整列出所有边,扣1分。得3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回答存储结构为"邻接矩阵或多重邻接表",其中邻接矩阵正确,多重邻接表不是常规存储结构(可能是误写,不扣分)。算法回答"Prim算法"正确。因此存储结构和算法名称均正确,得4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回答"能"收到IP分组。但标准答案指出方案1中TTL=5不足以让IP分组从TL传到BJ,只有方案2可以。学生未区分两种方案,且回答过于简单,没有考虑不同方案的情况。由于问题要求基于最经济方案,而学生没有说明是哪种方案,回答不完整,扣1分。得1分。
题目总分:3+4+1=8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答案正确计算了设备A的数据缓冲寄存器大小为4B(32位=4字节),数据传输时间间隔为2μs,查询频率为0.5×10⁶次/秒,CPU占用时间百分比为4%。计算过程和结果与标准答案一致。得4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正确计算了设备B的数据准备时间为0.1μs,但未计算中断响应和处理时间(标准答案为0.8μs),而是错误地计算了查询频率和CPU占用比例。虽然结论"不能"正确,但推理过程不完整,缺少关键比较步骤。扣1分。得1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错误计算了DMA传输次数(应为40000次而非4000次),导致后续CPU占用率计算错误。标准答案为4%,学生得到12.5%。计算逻辑有误。扣2分。得0分。
题目总分:4+1+0=5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回答“28位”,与标准答案一致。得2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回答“直接映射;DRAM”。第一问错误,TLB采用全相联映射,不是直接映射;第二问错误,TLB采用SRAM,不是DRAM。每问2分,各扣2分。得0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回答“8路组相连;脏位和替换位;2¹⁴ - 2²⁵B;查看Cache块对应的内存是否在Cache中”。第一问错误,Cache是2路组相联,不是8路;第二问正确,脏位和替换位符合回写策略和LRU算法要求;第三问错误,Cache总容量计算错误,应为558字节;第四问基本正确,有效位用于标识Cache行是否有效。第一问扣1分,第三问扣1分,第二问和第四问各得1分。得2分。
(4)得分及理由(满分5分)
学生回答“0040 040H;否,有效位为0;4组”。第一问正确,物理地址为0040040H;第二问正确,命中失败因有效位为0;第三问错误,组号应为3,不是4。第一问和第二问各得2分,第三问扣1分。得3分。
题目总分:2+0+2+3=7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00806808H
标准答案:01806008H
学生答案与标准答案存在差异。根据题目给出的页目录号6(二进制0000000110)、页表索引6(二进制0000000110)和页内偏移8(二进制000000001000),正确的虚拟地址应为0000000110 0000000110 000000001000,即01806008H。学生答案可能是计算或书写错误,但核心思路(地址拼接)正确,且格式符合十六进制表示。考虑到可能存在识别误差,扣1分。
得分:1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答案:虚拟地址法;不会,线程不会改变进程内容
标准答案:PDBR保存的是物理地址;进程切换时PDBR内容会变化;同一进程的线程切换时PDBR内容不会变化。
第一问:学生回答"虚拟地址法"错误,PDBR保存的是页目录的物理地址,这是关键逻辑错误,扣1分。
第二问:学生回答"不会"错误,进程切换时PDBR内容会变化,这是关键逻辑错误,扣1分。
第三问:学生回答"线程不会改变进程内容"基本正确,虽然表述不够准确,但核心意思正确,得1分。
本小题共扣2分。
得分:2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访问位,修改位
标准答案:访问字段(使用位)和修改字段(脏位)
学生答案"访问位,修改位"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表述准确。
得分:2分
题目总分:1+2+2=5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给出了正确的计算表达式:8×4KB + 2¹⁰×4KB + (2¹⁰)²×4KB + (2¹⁰)³×4KB。这与标准答案中(8+1×1024+1×1024²+1×1024³)×4KB的表达方式虽然不同,但计算逻辑完全一致,都考虑了直接地址、一级间接、二级间接和三级间接的存储容量。因此得2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存在两个问题:首先,虽然正确识别了5600B文件需要2个簇,但后续表述"2簇存放2²⁹个"含义不清,未能清晰表达计算过程;其次,完全没有考虑索引节点数量的限制因素。标准答案明确指出文件数量受限于min{64M, 256M}=64M,而学生答案忽略了索引节点数量的限制,只考虑了数据簇的限制。由于这个关键逻辑错误,扣1分,得1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正确判断了F1和F2需要的时间不同,并正确指出F1使用直接索引、F2使用间接索引。但在具体说明时,将F2的大小误写为"4KB"(应为40KB),根据禁止扣分规则中的误写条款,这属于明显的识别错误,不扣分。核心逻辑正确,得3分。
题目总分:2+1+3=6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5分)
学生答案中给出了销售部子网的广播地址为192.168.1.127,这与标准答案一致,得2分。但技术部子网的子网地址未明确给出,而是回答了"66台",这可能是对第三问的回答。第三问中,学生回答技术部子网还可以连接66台主机,但标准答案为45台,计算逻辑错误,扣3分。本小题得2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回答最大IP分片为1500B,但标准答案为776B,错误扣1分;回答需要3个分片,但标准答案为2个分片,错误扣1分;片偏移量回答为0,0,73,但标准答案为0和97,错误扣1分。本小题得1分。
题目总分:2+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