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组合
计算机: 数据结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 、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
(1)最短时间是12
关键活动a e m n
(2)b,d,c
(3)j 时间余量为6
(4)2 k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答对最短时间12,关键活动a、e、m、n,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得3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答对与活动e同时进行的活动为b、c、d,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得3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对时间余量最大的活动是j,余量为6,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得2分。
(4)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第一问回答“2”,但标准答案为“4”,存在逻辑错误,应扣1分;第二问回答“k”,与标准答案一致,得1分。本小题总得分1分。
题目总分:3+3+2+1=9分
(1)组号字段为6位
块内地址字段为6位
(2)0180 01B0 6
(3)偏移量为32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回答组号字段为6位、块内地址字段为6位,与标准答案一致,得2分。但未回答虚拟地址中哪些位可作为Cache索引,扣1分。本题得2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正确计算d[100]的虚拟地址为0180 01B0H,得1分;正确给出Cache组号为6(十六进制06H),得1分。本题得2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5分)
学生回答偏移量为32(十进制),但标准答案为十六进制20H,虽然数值相等但未按要求用十六进制表示,扣0.5分。未计算Cache缺失率和平均访问时间,扣4.5分。本题得0.5分。
(4)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未回答本题,得0分。
题目总分:2+2+0.5+0=4.5分
(1)Q是0x87654321
Y是0xffffffff
控制逻辑包含计数器
ALU可以控制两种运算
(2)当除数是0的时候会发生除法异常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6分)
学生回答中:
本小题得分:1+0+1+1+1 = 4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5分)
学生回答中:
本小题得分:1分
题目总分:4+1=5分
Semaphore mutex=1//甲乙对铁锹的互斥访问
pits=3//只有树坑小于3的时候甲才用挖坑
empty=0//满足种树的树坑数量
water=0//对树进行浇水
甲(){
while(1)
p(mutex)
p(pits)
挖树坑
v(mutex)
v(empty)
}
乙(){
p(empty)
放树苗
v(fits)
p(mutex)
填土
v(mutex)
v(water)
}
丙(){
p(water)
浇水
}
评分及理由
(1)信号量定义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得分:2分
理由:学生定义了4个信号量,与标准答案一致。mutex用于铁锹互斥访问,pits对应可挖树坑数量,empty对应可使用的树坑数量,water对应需要浇水的树苗。信号量初值设置正确,命名合理。
(2)甲进程代码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得分:1分
理由:学生代码中甲进程先获取铁锹互斥锁再获取树坑信号量,这个顺序与标准答案相反。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检查是否有可挖树坑(pits),再获取铁锹资源(mutex)。虽然这个顺序问题在逻辑上可能不会导致死锁,但不符合资源获取的常规顺序,存在逻辑瑕疵。
(3)乙进程代码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得分:1分
理由:乙进程代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填土操作应该在获取铁锹互斥锁之后进行,但学生将p(mutex)放在了填土操作之前,而放树苗操作没有使用铁锹却放在了p(mutex)之前;第二,信号量名称写错,v(fits)应该是v(pits)。此外,填土操作应该与放树苗一起在铁锹保护下完成。
(4)丙进程代码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得分:1分
理由:丙进程代码完全正确,等待浇水信号后执行浇水操作。
题目总分:2+1+1+1=5分
(1)内核区 阻塞态
(2)只读代码段 scanf
(3)可读写数据堆 运行时堆 内核区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回答"内核区"和"阻塞态"完全正确,与标准答案一致。得2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回答"只读代码段"正确,但在回答需要执行驱动程序的函数时,只提到了"scanf",遗漏了"printf"。标准答案要求回答scanf()和printf()都需要驱动程序。扣1分。得2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回答"可读写数据堆"表述不准确,应为"可读写数据段";"运行时堆"正确;"内核区"错误,ptr指向的字符串位于堆区而非内核区。三个部分中两个有错误,每个错误扣1分。得1分。
题目总分:2+2+1=5分
(1)单向传播时延0.24s
200kbps
传送4000B的数据至少需要0.56s
(2)发送窗口至少为8
(3)作业区子网地址是10.10.10.64/26
生活区子网地址是10.10.10.128/25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第一问:单向传播时延计算正确,得1分。
第二问:最大吞吐量回答正确,得1分。
第三问:传输时间计算错误。学生计算为0.56s,但标准答案为0.4s。错误原因可能是未正确考虑传播时延和传输时延的关系。根据标准答案,总时间 = 传播时延 + 传输时延 = 0.24s + (4000×8)/(200×10³) = 0.24s + 0.16s = 0.4s。学生可能计算了两次传播时延或其他错误。扣1分。
本小题得分:2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第一问:发送窗口大小回答正确,得1.5分。
第二问:序号字段位数未回答,得0分。
本小题得分:1.5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第一问:作业区子网地址回答正确,得1分。
第二问:生活区子网地址回答正确,得1分。
第三问:管理区子网地址未回答,得0分。
本小题得分:2分
题目总分:2+1.5+2=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