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119
粉丝
0
获赞
1
访问
9.0k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第一次识别结果未明确回答(1)问,但第二次识别结果正确给出了帧号S0,0、S1,0、S2,0,且数量为3个,与标准答案一致。因此得3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第二次识别结果指出还能发5个数据帧(正确),第一个帧为S5,2(正确),但最后一个帧误写为S1,4(应为S1,2)。由于序号字段为3比特,窗口大小为7,从t1时刻甲方发送序号为5、确认序号为2开始,最多可发送帧序号为5、6、0、1、2(共5帧),最后一个帧应为S1,2(确认序号2不变)。学生将最后一个帧的确认序号误写为4,但根据上下文(确认序号字段仅3比特,最大为7)可判断为识别错误(误写),且核心逻辑(发送5帧、第一个帧正确)正确,因此不扣分。得3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第二次识别结果错误地回答了“还能发5个数据帧”(此为(2)问内容),但(3)问要求的是重发帧数和第一个重发帧。学生未直接回答重发数量,且将重发问题混淆为发送问题,逻辑错误。但第一次识别结果中B)部分提到“还能发5个数据帧 第一个S2,3 最后一个S0,3”,其中S2,3与标准答案(重发第一个帧为S2,3)部分匹配,但未给出重发数量(应为3帧)。由于学生未正确理解问题(重发而非发送),且未给出重发数量,扣1分(第一个帧部分正确给1分)。得1分。
(4)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学生计算过程有误:信道利用率公式应为(窗口内帧传输总时间)/(RTT + 帧传输时间),但学生使用了错误的分母(1040μs)和分子(560μs),且未考虑确认帧传输时间(标准答案分母包含2倍帧传输时间)。计算结果53.9%错误。但学生正确使用了窗口大小7和帧传输时间80μs,部分思路正确,但公式和计算错误,扣0.5分。得0.5分。
题目总分:3+3+1+0.5=7.5分
登录后发布评论
暂无评论,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