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119
粉丝
0
获赞
1
访问
7.3k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答案的基本设计思想是使用递归先序遍历,维护当前结点的上下界(l和r),检查当前结点值是否在范围内,并递归检查左右子树。该思想正确利用了二叉搜索树的性质(左子树所有结点值小于根结点,右子树所有结点值大于根结点),与标准答案方法一的核心思想一致。因此,设计思想正确,得4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9分)
学生提供的代码存在以下问题:
1. 函数参数类型不一致:第一次识别中参数为`SqBiTree *tree`(指针),第二次识别中为`SqBiTree tree`(值传递),但标准答案中应使用值或指针传递结构体,但此处上下文未明确,且主要逻辑正确,不扣分。
2. 索引计算错误:学生使用`(u+1)*2-1`和`(u+1)*2`计算左右子结点索引,但标准顺序存储中(从0开始索引),左子结点应为`2*u+1`,右子结点应为`2*u+2`。此处存在逻辑错误,会导致索引计算不正确,可能越界或访问错误结点。扣3分。
3. 递归边界条件缺失:学生代码中未检查索引是否越界(即是否超过`tree->ElemNum`),只检查了值是否为-1,但顺序存储中可能索引超出数组实际大小,导致未定义行为。扣2分。
4. 上下界更新逻辑正确:学生使用`min(r, tree->SqBiTNode[u])`更新左子树的右界,`max(l, tree->SqBiTNode[u])`更新右子树的左界,符合二叉搜索树性质。此处正确,不扣分。
5. 初始化flag为true,并通过`&=`操作组合子树结果,逻辑正确,不扣分。
综上,代码部分因索引计算错误和边界检查缺失,扣5分,得4分。
题目总分:4+4=8分
登录后发布评论
暂无评论,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