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17
粉丝
0
获赞
0
访问
94
AB
评分及理由
(1)选项A:得分及理由(满分0分)
学生选择了A选项,但A选项错误。题目描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方式的变化(如工人从事监督、调节和操作工作),这属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根本性质并未发生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仍然是私有制,资本家依然占有生产资料并剥削剩余价值,因此A选项表述不准确,不得分。
(2)选项B:得分及理由(满分0.67分)
学生选择了B选项,该选项正确。题目中描述的现代化、自动化服务、新工艺、管理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应用,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进行的调整(如劳动方式转变),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因此B选项正确,应给予部分得分(因该题为多项选择题,总分2分,每个正确选项约0.67分)。
(3)选项C:得分及理由(满分0分)
学生未选择C选项,但C选项正确。题目中工人劳动方式的转变(从传统劳动转向监督、调节和操作工作)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阶层的新变化,例如中间阶层的扩大或工人阶级内部的分化,这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因此C选项应选但学生未选,不得分。
(4)选项D:得分及理由(满分0分)
学生未选择D选项,但D选项正确。D选项直接引用马克思的观点(“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就不能生存下去”),题目中生产工具和管理方法的革新正体现了资产阶级为生存而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因此D选项应选但学生未选,不得分。
题目总分:0 + 0.67 + 0 + 0 = 0.67分
逻辑错误扣分说明:学生选择了错误选项A,且漏选正确选项C和D,但B选项正确,因此给予B选项部分得分(该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正确得2分,每个正确选项权重相同,约0.67分)。由于学生答案不完整且包含错误,总分按比例计算为0.67分(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登录后发布评论
暂无评论,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