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122
粉丝
0
获赞
1
访问
5.0k
ABCD
评分及理由
(1)选项A得分及理由(满分0.5分)
选项A正确。网络热词作为语言现象,反映了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社会心态与生活方式,符合"社会形态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生选择A正确,得0.5分。
(2)选项B得分及理由(满分0.5分)
选项B正确。网络热词的流行和变化体现了社会意识(如文化、语言)随着社会存在(如网络技术、社会现实)的发展而变化,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生选择B正确,得0.5分。
(3)选项C得分及理由(满分0.5分)
选项C错误。社会意识并非完全"自发反映",而是具有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可能受阶级、历史等因素影响,且网络热词的传播往往是有意识的社会互动结果。学生选择C错误,扣0.5分。
(4)选项D得分及理由(满分0.5分)
选项D错误。社会形态的差异性(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可能影响社会生活,但题干中网络热词的流行主要体现社会存在的变化,而非社会形态的决定性作用,且选项表述过于绝对。学生选择D错误,扣0.5分。
题目总分:0.5+0.5-0.5-0.5=0分
登录后发布评论
暂无评论,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