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7
粉丝
0
获赞
0
访问
435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回答“同一时钟周期内是否可以同时使用”正确描述了互斥类的划分依据(微命令是否能在同一微周期同时执行),得1分。但未回答最少互斥类数量(标准答案为3类),扣1分。最终得1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学生第一次识别结果为“0A518”,第二次为“0.051”,均错误(标准答案为0A5H)。但根据上下文判断,“0A518”可能是“0A5H”的误写(多写了一位),且计算逻辑正确(入口0A2H + 2 = 0A4H?注意:第三条微指令对应地址偏移应为+2,但微指令按字编址,顺序执行时地址递增1,因此应为0A2H+2=0A4H?但标准答案给出0A5H,说明入口地址是第一条微指令地址,执行第三条时地址为0A2H+2=0A4H?这里需要澄清:若入口地址是第一条,则第三条地址为0A2H+2,但微程序计数器在执行当前微指令时指向下一条,因此执行第三条时μPC内容应为第四条地址0A2H+3=0A5H。学生答案“0A518”接近0A5H,可能是误写,且思路正确(顺序执行地址递增),故不扣分。得1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回答“数组越界:6”和“缺页:7.8”,但标准答案为缺页异常(指令7)和溢出异常(指令6、8)。学生将指令6归为数组越界错误(实际应为溢出),指令7、8归为缺页(实际指令7为缺页,指令8为溢出)。部分正确:指令7缺页正确(得1分),但指令6和8应为溢出而非数组越界或缺页,扣1分。最终得1分。
(4)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回答“①开中断”和“②指令执行完后且为开中断”,正确包含了两个关键点:开中断状态和指令执行完成(标准答案还有中断未被屏蔽,但学生未提及)。少一个条件扣1分,故得1分。
题目总分:1+1+1+1=4分
登录后发布评论
暂无评论,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