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79

粉丝

0

获赞

0

访问

3.5k

头像
2015年考研数学(二)考试试题 - 第23题回答
线性代数
发布于2025年9月21日 11:05
阅读数 122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5分)

学生通过矩阵相似的性质(迹相等和行列式相等)建立方程组求解a和b。第一次识别中方程组写为3+a=2+b和2a-3=b(应为|A|=|B|导出的关系),但实际计算时使用了正确关系(代入后得到a=4,b=5)。第二次识别明确写出|A|=|B|并正确推导(b=2a-3由行列式计算得到,但未显式写出行列式值,计算过程正确)。核心逻辑正确,但第一次识别中迹的等式误写为3+a=2+b(应为3+a=1+b+1),第二次识别中迹的等式同样误写为3+a=2+b(标准答案为3+a=2+b? 实际上tr(B)=1+b+1=2+b,但标准答案中tr(B)=1+b+1,两者一致,但学生写为2+b正确)。然而,学生未显式写出行列式计算(标准答案中|A|=2a-b=3,但学生用2a-3=b等价),且两次识别均得到正确结果a=4,b=5。因此扣1分(未完整展示行列式计算过程,但结果正确)。

得分:4分(满分5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6分)

学生通过B的特征值(1,1,5)得到A的特征值(因A~B),然后求解A的特征向量。第一次识别中特征向量α1写为(0,0,0)^T(错误,特征向量非零),但第二次识别修正为(-1,1,1)^T(正确)。特征值1的特征向量为(-3,0,1)^T和(2,1,0)^T(正确)。构造P矩阵时,第一次识别中P包含α1(零向量)错误,且矩阵排列有误;第二次识别中P=(-1,-3,2; 1,0,1; 1,1,0)(正确,但列顺序与标准答案不同,可接受)。学生未验证P可逆或计算P^{-1}AP,但思路正确。扣分:第一次识别有逻辑错误(零特征向量)但第二次识别修正;特征向量求解正确,P构造正确(列顺序不影响对角化)。因此扣1分(第一次识别错误,但第二次正确;未显式验证对角化)。

得分:5分(满分6分)

题目总分:4+5=9分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


登录后发布评论

暂无评论,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