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36
粉丝
0
获赞
0
访问
3.6k
柱面号(磁道号)、盘面号(磁头号)、扇区号;磁道号位数\lceil log_{2}{20000} \rceil = 15b、盘面号位数\lceil log_{2}{8} \rceil = 8b、扇区数 = \lceil log_{2}{500} \rceil = 9
平均访问时间 = 平均寻道时间 + 旋转延迟时间 + 平均传输时间 = 5ms + \frac{60s}{7200rpm} \times \frac{1}{2} \times 10^{3}ms + \frac{60s}{7200rpm} \times \frac{1}{500} \times 10^{3}ms = 9.18ms
一个扇区的读写过程中读写过程中,DMA向CPU发送到请求次数 = \frac{512B}{64b} = \frac{512B}{8B} = 64次;CPU 检测到 DMA 控制器的总线请求信号时也需要访问主存,则 DMA 控制器可以获得总线使用权,原因:CPU读取数据速度极快,而磁盘的速度相对较慢,因此DMA在传送数据的时候,需要将磁盘的I/O数据放到DMA端口的缓存里供CPU存取,倘若不及时从端口取出数据,可能会导致新数据覆盖旧数据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正确指出了三个字段的名称:柱面号(磁道号)、盘面号(磁头号)、扇区号。在计算位数时,柱面号(15位)和扇区号(9位)的计算正确。但在计算盘面号时,学生写的是“盘面号位数\lceil log_{2}{8} \rceil = 8b”,计算过程(log₂8=3)正确,但结果误写为8b,应为3b。这是一个明显的笔误或计算错误。因此,扣1分。
得分:2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的计算公式和思路完全正确,包含了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旋转延迟时间和平均传输时间三个部分。计算过程和最终结果(9.18ms)与标准答案(9.183ms)基本一致,四舍五入后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得分:2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第一问:学生正确计算了DMA请求次数为64次,计算过程清晰无误。
第二问:学生正确判断DMA控制器可以获得总线使用权。
第三问:学生解释的原因“CPU读取数据速度极快...新数据覆盖旧数据”虽然表述上不如标准答案严谨(标准答案更精确地...
登录后发布评论
暂无评论,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