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 第43题回答
计算机组成原理
发布于2025年10月29日 15:56
阅读数 14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答案:1.64%
标准答案:2.5%
扣分理由:学生的计算思路与标准答案不同,但存在逻辑错误。学生计算了传输32位数据所需的时间(8×10⁻⁶s)和中断服务程序时间(0.2×10⁻⁶s),然后计算总时间占比。但错误在于:
- 32位传输单位是4B,数据传输率0.5MB/s,传输4B时间应为4B/(0.5×10⁶B/s)=8×10⁻⁶s,这部分正确
- 但中断服务时间计算中,18+2=20条指令,每条5个时钟周期,共100个周期,时间100/(500×10⁶)=0.2×10⁻⁶s,这部分也正确
- 错误在于将传输时间(外设工作)与CPU中断处理时间直接相加,实际上传输时间与CPU处理时间是重叠的,不应简单相加
- 正确方法应计算每秒中断次数125000次,每次中断CPU开销100个时钟周期,总开销12.5M周期,占比12.5M/500M=2.5%
由于存在逻辑错误,扣2分,得2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答案:20%
标准答案:0.1%
扣分理由:学生的计算存在严重逻辑错误:
- 计算了"用于I/O传输的时间=10⁻³s",这可能是误将DMA传输时间当作CPU开销
- 计算"DMA总开销=10⁻³+500×5×1/500M=1005×10⁻⁶s",这里将传输时间和预处理时间相加,但传输期间CPU可执行其他任务
- 最后得出20%的结果,与标准答案0.1%相差甚远
- 正确方法应计算每秒DMA次数1000次,每次500周期开销,总开销0.5M周期,占比0.5M/500M=0.1%
由于存在严重逻辑错误,扣3分,得1分
题目总分:2+1=3分
登录后发布评论
暂无评论,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