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转前p个元素,将数组R[0]到R[p-1]反转,然后反转剩下的 从R[p]到R[n-1],最后反转整个数组 ,从R[0]到R[n-1]
2.void reverse (int R[],int left,int right){
while(le...
将长度相近的进行合并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7分)
学生仅提到“将长度相近的进行合并”,但未给出具体的合并过程(如每次合并的表、生成的中间表及比较次数计算),也未计算总比较次数。根据标准答案,完整合并过程需包含5次合并的详细步骤及比较次数计算,学生答案缺失关键细节,无法体现对哈夫...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得2分。学生的基本设计思想是使用辅助数组统计每个元素的出现次数,然后遍历辅助数组检查是否存在出现次数大于n/2的元素。这种方法思路正确,能够解决问题,但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尽可能高效”的条件(标准答案使用了空间复杂度O(1)的算法,而该方法空间复杂...
1):DNS,通过UDP
2):00-11-22-33-44-cc 4
00-11-22-33-44-aa 2
&n...
1):ROM中的引导程序,磁盘引导程序,分区引导程序,操作系统的初始化程序;
2):磁盘的物理格式化,对磁盘进行分区,逻辑格式化,操作系统的安装
3): 磁盘扇区的划分是在物理格式化下划分,文件系统根目录的建立是在逻辑格式化下进行的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
1):因为S如果不互斥进行,S的值会因为进程的使用出现覆写的可能,从而导致结果错误不能正确表示资源数;
2):方法一错误,如果关中断后并且S <= 0成立,那么这个进程将一直执行while(S <= 0)并且不允许中断,此时该进程将永远执行下去浪费大量cpu资源;
&n...
1):高18位表示虚页号,低12位表示页内地址;
2):12~14位是TLB组号,15~29是标记位;
3):10%8=2
12%8=4
16%8=0
7%8=7
...
1):ALU的宽度是16位,可以寻址的主存空间大小是2^(20)字节,指令寄存器有16位,MAR有20位,MDR有8位;
2):R型格式最多可定义16种操作,I型和J型最多可以定义64种操作,通用寄存器最多有4个
3):R[0]<-R[1]-R[3];
执...
1):b中数组的内容是{-10,10,11,19,25,25}
2):(n(n-1))/2;
3):不是稳定的,我们只需要将
if (a[i] < a[j]) count[j]++;
改写为
if (a[i] <= a[j]) count[j]++;
...
1):因为我们只需要判断G中度为奇数的顶点个数是否为不大于2的偶数,就可以知道G中是否含有EL路径,所以我们检索领接矩阵将每个顶点的度是偶数的记录下来最后统计个数即可.
2): int IsExistEL(MGraph G){
...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学生答案:OSPF。标准答案也是OSPF,因为AS4规模较大,可能超过20跳,RIP有15跳限制,而OSPF无此限制且更适合大型网络。答案正确,得1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学生答案:16。标准答案也是16,因为AS3内通信不超过15...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回答“为临界区;不能同时对一个数据”,正确指出了C1是临界区,并给出了理由(不能同时对B进行写,B只能存放一个数据分组)。理由与标准答案一致。但学生答案中出现了多余的代码(信号量定义和进程代码),这些代码与问题(1)无关,属于识别错误或多余信...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第一次识别结果中,虚拟地址B8C0 0120H、物理地址6540 0120H和页框号2EAH均正确,但第二次识别结果中页框号写为2EA8H(多了一个8),可能是识别错误。根据禁止扣分规则第1条和第3条,由于第一次识别正确且第二次可能是误写,因...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答案正确,数组a的首地址寄存器为r3(编号03H),变量i寄存器为r2(编号02H),sum寄存器为r1(编号01H),与标准答案一致。得3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5分)
学生答案中:
- a[i]的地址0013E004H正确(计算过程...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回答“32个”正确,理由“寄存器宽度为32位,log₂32=5”正确,但“寄存器宽度为32位”表述不准确,应为“寄存器编号字段占5位”。但核心逻辑正确,不扣分。得2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ALUBsrc=0正确(1分)。F值第一...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6分)
学生未画出散列表HT,仅给出了装填因子α=7/11。标准答案要求画出散列表并计算装填因子,但学生只完成了部分要求(计算装填因子)。根据打分要求,思路正确不扣分,但未完整作答应扣分。装填因子计算正确(7/11),但缺少散列表结构展示,扣3分。得3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答案的基本设计思想与标准答案一致:通过计算每个顶点的入度,然后在每一轮迭代中查找入度为0的顶点,如果存在多个入度为0的顶点则返回0(表示拓扑序列不唯一),如果恰好有一个则移除该顶点并更新其邻接顶点的入度,最终若所有顶点都被处理则返回1(表示拓...
48. 在西欧的许多国家,受过更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在20世纪60年代的5年内翻了一倍,又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七年、八年或十年内又翻了一倍。
评分及理由
(48)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翻译为:"在西欧的许多国家,受过更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在20世纪60年代的5年内翻了一倍,...
47. 在那些社会,增长的、得到更高学历的需求延伸到了战前从未想过上大学的组织和社会阶层。
48. 在西欧的许多国家,受过更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在20世纪60年代的5年内翻了一倍,又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七年、八年或十年内又翻了一倍。
49. 当新成员...
(1)排序,双指针,i从左往右扫描,j从右往左扫描,当i指向的元素<j指向的元素,且i+1=j时跳出循环,此时i或j均有可能是目标元素,i与i-1作比较,j与j+1做比较即可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答案的思路是使用排序和双指针,但题目要求时间上尽可能高效,且原始...
评分及理由
(1)信号量的初值和含义(满分2分)
得分:2分
理由:学生定义了四个信号量:mutex(缓冲区互斥访问,初值1)、empty(缓冲区空位数,初值1000)、full(缓冲区产品数,初值0)、mutex_1(用于控制消费者连续取10次,初值1)。信号量的含义和初值均正确。
(2...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答案中计算磁盘访问次数为31次(前29块移动30次,插入1次),但标准答案要求最少59次(移动29条记录需要58次读写,加上插入1次)。学生未考虑每条记录的移动都需要读和写两次磁盘访问,因此逻辑错误。文件控制块内容变化部分正确提到了起始地址和占...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学生第一次识别结果为"1/1000",第二次识别结果为"1000"。根据标准答案,R2的内容应为1000。第二次识别结果正确,但第一次识别结果存在部分错误。由于第二次识别正确,且题目要求只要有一次识别正确则不扣分,因此本题得1分。
(2)得分及...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回答“按字节编址”,与标准答案一致。理由:指令字长为32位(4字节),指令地址间隔为4,且每个地址单位对应1字节,因此编址单位为字节。得2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回答“4B = 32bit”,与标准答案一致。理由:sll指令...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6分)
学生给出了三个路由项:
目的地址192.1.1.0/24,下一跳为“_”(表示直接交付),接口E0:正确,得2分。
目的地址192.1.5.0/24,下一跳10.1.1.10,接口L1:正确,得2分。
目的地址192.1.1.6.0...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学生答案正确,抽象为“图”结构,符合标准答案要求。得1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5分)
学生设计了链式存储结构,但存在以下问题:
1. 未使用union区分Link和Net类型,而是采用两个独立链表(nextlink和nextnet),这与标...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答案的基本设计思想是使用DFS(深度优先搜索,即先序遍历)遍历二叉树,同时传递当前深度(高度)参数,计算每个叶子结点的权值与深度的乘积之和。这与标准答案中基于先序遍历的思想一致,思路正确。因此得3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给出...
1.控制连接是持久的,数据连接是非持久的,建立的连接是控制连接
2.握手需要一次序号,因此F的第一个字节序号为101,断开连接的过程中,第二次挥手的ACK序号18101
3.此时已完成了两段的确认,H的拥塞调整为1+2=3,在7101时,H的窗口调整为5
4.共需要发送1+2...
1.操作顺序为:
3->1->5
6->4
2.操作2(即插入阻塞队列)后cpu一定从进程p切换,操作1后才能选择p执行
3.3的代码属于键盘驱动程序
4.中断处理程序执行时必然处于内核态,进程P处于用户态。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
1.
临界区判断改为if(lock=False)
退出区改成lock=False
2. 不能,这个函数整体来说不是原子操作,是可能在执行过程中被打断的。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指出退出区应改为lock=FALSE(正确),但未指出进入区条件判断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