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得分:0分
理由:学生提供的答案与题目无关,内容为政治主题而非计算机网络问题。未涉及任何与单向传播时延、吞吐量或文件传输时间相关的计算或分析。
(2)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得分:0分
理由:学生答案完全偏离题目要求,未提及GBN协议、发送窗口或...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得分:0分
理由:学生回答的内容与题目无关,题目要求判断两条指令是否在同一页中,而学生回答的是关于编码长度的问题,完全偏离了题目要求。
(2)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得分:0分
理由:学生未回答题目要求的块内地址位数问题。
(3)得分及理由(...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回答“一定可以得到,编码长度为$lg_{2}N$”,与标准答案一致,逻辑正确。但标准答案中明确指出树高为$(\log_2N)+1$,而学生仅提到编码长度(即树高减1),此处表述不完整但核心结论正确。因题目未要求说明树高,故不扣分。
得分:4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得分:2分
理由:学生正确选择了设备1为100BaseT以太网交换机,设备2为100BaseT集线器,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
(2)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得分:0分
理由:学生给出的答案为240m,与标准答案210m不符,计算错误。
...
(1)是
(2)logN
(3)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回答“是”,与标准答案一致,表明能够理解在频率相同且N为2的整数次幂时,哈夫曼树会形成满二叉树,所有字符编码长度相同。因此得4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回答“logN”,未明确表达W...
(1)用一个左指针先指向数组首元素,右指针指向左指针下一个元素,判断两者所知数组元素数值是否相等,若相等则左指针+=2,右指针+=2,接着判断,当两者不等,则此时左指针所指的元素就是仅出现一次的元素
(2)
int find(){
int l=0;
int r=l+1;...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得分:2分
理由:学生答案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设备1选择100BaseT以太网交换机,设备2选择100BaseT集线器,逻辑正确。
(2)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得分:0分
理由:学生答案为240m,与标准答案210m不符,计算错误...
111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得分:0分
理由:学生未提供任何有效答案,仅输入了无关内容“111”,未回答目录项的具体内容。
(2)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得分:0分
理由:学生未提供任何有效答案,未回答文件doc占用的磁盘块的块号x的值。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得分:0分
理由:学生作答内容与题目要求完全不符,题目要求设计算法判断二叉树是否为二叉搜索树,但学生回答的是网络设备相关的内容,属于完全离题。
(2)得分及理由(满分9分)
得分:0分
理由:同上,学生未提供任何与二叉树算法相关的代码或设计思想,...
111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未作答,得0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学生未作答,得0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未作答,得0分。
(4)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未作答,得0分。
题目总分:0+0+0+0=0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得分:0分
理由:学生提供的答案与题目要求完全不符。题目要求设计一个算法判断二叉树是否为二叉搜索树,但学生回答的是关于网络设备、距离、DHCP报文和IP地址的内容,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因此无法给予分数。
(2)得分及理由(满分9分)
得分:0分
理...
### 41. 1) 遍历每个元素及其孩子结点,若左右孩子均存在,则比较根该结点信息及其孩子结点值的大小,不满足左孩子值<根结点值<右孩子值,则直接返回false;若左孩子不存在或右孩子,重复上述判断。 2) ```cpp bool function(SqBiTree T) { f...
遍历每个元素及其孩子结点,若左右孩子均存在,则比较根该结点及其孩子结点值的大小,不满足左孩子值 < 根结点值 < 右孩子值,则直接返回 false;若左孩子存在或右孩子,重复上述判断。
bool function (SqBiTree T) {
for (int i = 0;...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得分:2分
理由:学生的设计思想基本正确,提到了遍历每个元素及其孩子结点,并比较结点值的大小关系。但描述不够严谨,未明确说明如何递归或迭代处理所有子树,且未提及二叉搜索树的全局性质(如上下界约束)。此外,文字描述中存在逻辑跳跃(如“重复上述判断”...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5分)
得分:5分
理由:学生的算法思想描述正确,采用了构建大根堆的方法来查找最小的10个数,与标准答案中的方法二一致。思路清晰,逻辑正确,符合题目要求。
(2)得分及理由(满分5分)
得分:3分
理由:学生给出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未提供任何关于第一问的解答内容,因此无法判断其是否正确。根据评分规则,未作答部分不得分。
得分:0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6分)
学生未提供任何关于第二问的解答内容,因此无法判断其是否正确。根据评分规则,未作答部分不得分。
得分:0分
...
(1) 本位和:均为 F15⊕A15
(2) 暂时存放数据,待电路稳定后,再传输到总线上。
(3) 16;MDR;地址译码器
(4) IRin = 1;PCin = 1;MARin = 1;MDRout = 1;6.
(5) CU;MDRout、PCout、GPRout、E...
(1) 本位和:均为 F15⊕A15
(2) 暂时存放数据,待电路稳定后,再传输到总线上。
(3) 16;MDR;地址译码器
(4) IRin = 1;PCin = 1;MARin = 1;MDRout = 1;6.
(5) CU;MDRout、PCout、GPRout、E...
(1) 本位和:均为 F15⊕A15
(2) 暂时存放数据,待电路稳定后,再传输到总线上。
(3) 16;MDR;地址译码器
(4) IRin = 1;PCin = 1;MARin = 1;MDRout = 1;6.
(5) CU;MDRout、PCout、GPRout、E...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答案中未正确给出SF和OF的逻辑表达式,仅提到"本位和;t均为 Fis,A45",这与题目要求不符。因此,本题得分为0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答案"暂时存放数据,待电路稳定后,再传输到总线上"基本正确描述了暂存器Y和Z的功能,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得分:1分
理由:学生正确列出了地址信息的3个字段名称(扇区号、盘面号、柱面号),但字段位数计算错误。柱面号应为15位(20000个磁道),学生误写为14位;盘面号未给出位数(应为3位),扇区号正确为9位。因此扣2分。
(2)得分及理由...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得分:2分。学生答案正确列出了目录文件stu中的两个目录项内容(course/2和doc/10),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
(2)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得分:1分。学生正确指出x的值为30,与标准答案一致。
(3)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得分:1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8分)
学生答案基本正确,信号量的定义和使用符合题目要求,能够正确描述T1和T2之间的同步关系。信号量的命名和初值设置正确,wait()和signal()操作的位置也正确。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信号量定义中的“Ac”应为“AC”,这是一个明显的笔误...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8分)
得分:6分
理由:
学生正确使用了信号量AC和CE来控制A→C和C→E的同步关系,与标准答案简化后的方案一致(+4分)。
信号量命名存在笔误(Ac应为AC),但根据上下文可判定为识别错误,不扣分。
线程T1和T2的逻辑顺序正确,包括...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8分)
学生答案得分:6分
理由:
学生正确使用了信号量AC和CE来控制跨线程的同步关系(A→C和C→E),符合题目要求。(4分)
信号量的初始值正确设置为0。(1分)
代码逻辑基本正确,但存在以下问题:
信号量命名错误:...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8分)
学生答案中存在以下问题:
线程T1中错误地将B操作包含在内(应为T2执行B),但根据题目描述,T1应执行A、E、F,T2执行B、C、D。此逻辑错误扣2分。
信号量命名与标准答案不一致(如CE应为S_CE),但核心逻辑正确(CE信号量用于...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8分)
学生答案中正确设置了两个信号量AC和CE,并正确描述了它们的初始值为0,用于控制A和C、C和E之间的同步关系。这部分与标准答案一致,得4分。
在T1和T2的代码逻辑中,学生正确使用了signal(AC)和wait(CE)来同步A和C、C和E的...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8分)
得分:2分
理由:
学生正确识别了需要两个信号量(AC和CE)来控制同步关系,与标准答案简化后的方案一致(+2分)。
但代码逻辑存在严重错误:
T1中未正确实现操作E和F的同步(缺少wait(CE)和signal(E...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8分)
得分:2分
理由:学生作答中信号量命名和逻辑存在明显错误。信号量命名应为S_AC和S_CE,但学生使用了AC和CB,且信号量的使用逻辑混乱(如T1中wait(AC)后立即signal(AC)无意义)。T2部分未明确具体内容,无法判断同步逻辑是...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8分)
学生答案与标准答案的简化版本完全一致,正确使用了信号量 `AC` 和 `CE` 来控制线程间的同步关系,且信号量的初始值和操作顺序均正确。具体表现如下:
信号量定义正确:`AC = CE = 0`,与标准答案一致。
线程 `T1`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