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
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选择了A、C、D选项,与标准答案ACD完全一致。A选项体现了法律必须遵守和违法受罚的权威性,C选项体现了法律的普遍约束力,D选项体现了法律优先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适用原则,三者均符合法律至上的表现。B选项错误,因为法治思维要求...
A
C
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作答选择了A、C、D选项,与标准答案ACD完全一致。选项A“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选项C“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和选项D“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
A
C
评分及理由
(1)选项A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得分:1分。理由:选项A表述正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确实首次由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符合历史事实。
(2)选项B得分及理由(满分0分)
得分:0分。理由:选项B表述错误,六届六中全会未涉及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
A
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选择了A和D选项。A选项“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正确,因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D选项“是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也正确,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新型无产阶级...
A
C
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选择了A、C、D选项,与标准答案ACD完全一致。A选项正确指出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价值指引和精神力量;C选项正确说明文化融入经济活动有助于激发社会动能和提升发展品质;D选项正确强调文化繁荣对促进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动力的作用...
A
B
C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作答选择了A、B、C三个选项,与标准答案ABC完全一致。选项A“形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符合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对资源观念转变的促进作用;选项B“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直接体现了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核心目标;...
A
B
C
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作答选择了A、B、C、D四个选项,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根据题目要求,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确实有助于健全汇集民智工作机制(A)、完善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B)、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C)以及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形式(...
A
B
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作答选择了A、B、D选项,与标准答案ABD完全一致。选项A(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不断优化)、B(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和D(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均符合题目中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分...
B
C
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选择了B、C、D选项,与标准答案BCD完全一致。B选项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都贯穿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正确的;C选项强调这些理论成果都科学回答了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符合...
B
C
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选择了B、C、D选项,与标准答案BCD完全一致。选项B正确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而调整;选项C正确反映了劳动方式转变带来的阶级结构和社会阶层变化;选项D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须不断变革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
A
B
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选择了A、B、D选项,与标准答案ABD完全一致。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A选项(中世纪农民为封建主生产作为代役租的粮食)和D选项(封建社会时期由佃农生产并上缴给地主的地租)属...
A
B
C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选择了A、B、C三个选项。标准答案为A和C。选项A正确,因为事物的价值确实随着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例如竹的不同用途对应不同主体需求)。选项C正确,因为竹的多样化功能是通过实践发展(如加...
A
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选择了A和D选项。根据标准答案,A和D是正确的选项。A选项指出人类意识能够通过智能机器实现对象化现实化,这符合脑机接口技术将意识活动转化为外部设备控制的事实;D选项指出人类意识能够物化为机器的物理运动从而延伸意识器官的功能,这也与脑...
C
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选择了C和D选项,与标准答案CD完全一致。选项C"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基础"正确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关系中的客观规律性,选项D"人的活动的选择性与自然界的先在性是动态统一的"正确体现了人类能动性与自然优先性的辩证统一。...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答案中提到了R3和R2的NAT转换表配置,但配置内容存在错误:外网IP地址错误地写为203.10.2.2(应为203.10.2.6),端口号配置不完整(内网端口写为0,应为80),且未明确说明R2开启NAT服务。标准答案要求R2开启NAT并正确...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答案中,a[1][2]的虚拟地址计算正确(10801008H),页目录号(42H)和页号(1H)正确,页目录项物理地址(0020 1108H)正确,页表项物理地址(0030 1004H)正确。虽然第一次识别结果中"a[17]c27"存在识别错误...
评分及理由
(1)信号量定义及初值(满分2分)
学生定义了四个信号量A、B、C、D(注意:第二次识别结果中实际列出了A、B、C、E,但D未定义,而process D()中使用了V(D),这会导致编译错误或运行时错误)。信号量初值均设置为0,符合同步要求(每个信号量初值0表示等待完成信号)。...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作答正确计算了标记(Tag)为20位、LRU位为3位,且正确指出无修改位(因为采用直写策略)。组号6位、块内偏移6位的计算也正确。因此得3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作答存在逻辑错误。标准答案中,每个主存块包含16个int元素(...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回答正确,指出乘法可以通过加法实现(如n个m相加),并提到使用指令(如多次0地址指令)实现。虽然未明确提及移位操作,但加法实现是基本方法之一,思路正确。得2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回答“控制逻辑实现对元器件的顺序流程控制以实...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第一次识别提到“译码过程”但未直接回答问题(1),第二次识别明确回答“哈夫曼树”或“二叉树”,并提到使用二叉堆(数组)保存。标准答案要求的是数据结构,哈夫曼树(二叉树)是正确答案。但学生额外提到“二叉堆”作为具体实现方式,这属于正确但不扣分(思...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给出的算法思想与标准答案中的方法二(同向多指针)基本一致:通过三个指针分别遍历三个数组,每次计算当前三元组的距离并更新最小值,然后移动指向最小元素的指针(前提是该指针未到达数组末尾)。思路正确且高效,符合题目要求的“尽可能高效的算法”。因此得3...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正确计算了子网划分:使用1位子网号,7位主机号,每个子网提供126个可用地址(2^7-2=126),满足不少于120个地址的要求。划分结果为202.118.1.0/25和202.118.1.128/25,并说明理由。因此得3分。
(2)得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6分)
学生第一次识别结果中,2362H的计算过程为10ns(访问TLB)+100ns(访问页表)+10ns(额外错误添加)+100ns(访问内存)=220ns,但标准答案中无额外10ns,此处多加了10ns,属于逻辑错误,扣1分。1565H计算正确,得...
评分及理由
(1)信号量定义(满分1分)
得分:1分。理由:学生定义了四个信号量(mutex、empty、even、odd),含义与标准答案一致(mutex用于互斥,empty表示缓冲区空单元数,even和odd分别用于同步偶数与奇数)。定义正确,得满分。
(2)P1进程伪代码(满分2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13分)
学生作答的第二次识别结果与标准答案中的参考答案二和参考答案三完全一致,包括每个时钟周期的功能描述和有效控制信号均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C5: MAR←(R1),控制信号R1out和MARin正确。
C6: MDR←M(MAR),控制信号Mem...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答案中计算了每秒中断次数为1.25×10^5次(即125000次),每次中断消耗时钟周期为20×5=100个(中断服务程序18条指令加上其他开销2条指令,共20条指令,每条指令平均5个时钟周期,因此正确),总时钟周期为1.25×10^7(即12...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5分)
学生答案中描述的基本设计思想是使用快慢指针,快指针先走k步,然后快慢指针一起走,直到快指针为空,此时慢指针指向倒数第k个结点。这与标准答案的思路一致,且能够通过一趟扫描实现,效率高。因此,得5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5分)
学生答案的详细实...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10分)
学生作答正确指出该方法不可行,并给出了一个例子(尽管未明确画出图,但描述中隐含了图的结构:从A到D,通过选择C作为中间点,但实际存在更短路径)。学生正确理解了问题,并得出了与标准答案一致的结论(方法不一定能求得最短路径)。然而,学生未提供...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答案正确指出应用层协议为DNS,且封装关系为UDP数据报→IP数据报→以太网MAC帧(标准答案为CSMA/CD帧,但以太网MAC帧本质正确,不扣分)。但学生答案未提及"DNS报文"作为起始封装单元(标准答案要求明确DNS报文→UDP数据报→....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答案正确,执行顺序为:ROM中的引导程序→磁盘引导程序→分区引导程序→操作系统的初始化程序,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得3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答案正确,顺序为:磁盘的物理格式化→对磁盘进行分区→逻辑格式化→操作系统的安装,与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