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中提到了"位示图管理",这与标准答案中的位图管理一致,且正确指出2KB内存对应16384位(2^14 bits),能够管理16384个磁盘块的空闲状态。思路完全正确,得2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答案存在以下问题:
- 磁...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答案中计算了主存块数为2^22,并计算Tag位数为19位(虽然中间表达式有误写,但结果正确),但后续计算Cache总容量时出现错误:原计算为(19+64×8)×8=5312B,但标准答案为532B。错误在于:Tag位数19位应转换为字节(19...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答案中,指令数量计算错误(写为2^16条),应扣1分;通用寄存器数量正确(8个),得1分;MAR和MDR位数正确(均为16位),各得1分。因此本小题得分为1+1+1=3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中给出的目标地址范围"-4~...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得分:4分
理由:学生的基本设计思想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都是通过三次逆置操作实现循环左移,思路正确且表述清晰。
(2)得分及理由(满分7分)
得分:6分
理由:
函数名"Converge"应为"Converse",但考虑到可能是识别错误,不扣...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6分)
学生正确计算了散列表大小为10(7÷0.7=10),并正确构造了散列表。散列表的存储位置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下标0存7,下标1存14,下标3存8,下标5存11,下标6存30,下标7存18,下标8存9,其余位置为空。虽然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7 ...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5.5分)
学生作答中完全没有涉及第(1)问求T的概率密度的内容,而是错误地转向了似然函数和极大似然估计的推导。这与题目要求不符,属于逻辑错误。因此,第(1)问得0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5.5分)
学生作答同样没有涉及第(2)问确定a使得aT为θ...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正确计算了区域D的面积,并得到了正确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过程清晰,结果正确。得3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计算了P{X≤Y}和P{X≥Y}的值,这部分计算正确。但结论错误,学生认为U与X相互独立,而标准答案表明它们不独立。这是...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5分)
学生正确计算了特征多项式,得到特征值 λ₁=-2, λ₂=-1, λ₃=0,特征向量也基本正确(虽然顺序与标准答案不同,但这是允许的)。构造的P矩阵正确,P⁻¹计算正确。Λ⁹⁹计算正确,最终A⁹⁹的结果与标准答案等价(只是符号写法不同,2⁹⁹-2...
评分及理由
(1)无解情况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正确识别了无解条件:当a=-2时,r(A) < r(A|B)。分析过程与标准答案一致,得3分。
(2)有唯一解情况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正确识别了有唯一解条件:a≠1且a≠-2时,r(A)=r(A|B)=3。但在具体求解过程中...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5分)
学生答案中,通过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得到 \(0 < \left| \frac{x_{n+2} - x_{n+1}}{x_{n+1} - x_n} \right| < \frac{1}{2}\),这实际上表明相邻两项差值的比值有界且小于1/2,...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10分)
学生作答使用了高斯公式将曲面积分转化为三重积分,这一步是正确的。但在计算三重积分时存在以下逻辑错误:
在计算体积分\(\iiint_{\Omega} dxdydz\)时,学生将区域识别为三棱锥,但给出的体积计算过程有误(\(\frac{1...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6分)
学生正确求解了函数 f(x,y) = xe^{2x-y} + y + 1 及其偏导数,这部分计算完全正确,得2分。
学生识别出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这是正确的判断,得2分。
但在计算具体积分值时,学生错误地使用了格林公式,写成 ∬(∂P/∂y - ...
评分及理由
(Ⅰ)得分及理由(满分5分)
学生正确写出了特征方程并求出特征根,指出特征根均为负数,从而说明解是指数衰减的,并计算了反常积分得到极限为0,从而证明收敛。思路正确,但最后写“=0”可能引起误解(实际上积分值不一定为0,但收敛性已证明)。由于证明收敛性的核心逻辑正确,不扣分。得...
评分及理由
(1)第1次识别结果得分及理由(满分10分)
得分:4分
理由:
极坐标转换正确(+2分)
积分区域设置正确(+2分)
积分顺序正确(+1分)
逻辑错误:在展开$(1+\cos\theta)^3-1$时出现错误,导致后续计算全部错误(-5分)
最终结果错误(-4分)
(...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两次识别结果均为[8.2, 10.8],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根据题目信息,样本均值为9.5,置信上限为10.8,由于正态分布的双侧置信区间关于样本均值对称,可得置信下限为2×9.5-10.8=8.2。学生答案正确反映了这一计算过程。
题目总...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作答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lambda^{4}+\lambda^{3}+2\lambda^{2}+3\lambda+4\)。两次识别结果均正确,无逻辑错误或计算错误。根据评分规则,思路正确且结果正确,得满分4分。
题目总分:4分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两次识别结果均为"0",而标准答案为"1/2"。由于"0"与正确答案不符,且无法判断是否存在逻辑推导过程,只能根据最终答案进行评分。根据填空题评分标准,答案错误应得0分。考虑到可能存在字符识别错误(如将"1/2"识别为"0"),但根据题目要...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两次识别结果均为"-dx + 2dy",与标准答案"−dx+2dy"完全一致。根据题目要求,函数在点(0,1)处的全微分计算结果正确,思路和表达式都准确无误。虽然两次识别结果在格式细节上略有差异(第一次有$符号,第二次没有),但这属于识别过...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给出的答案是 \(\vec{j}+(y-1)\vec{k}\)。旋度 \(\text{rot}\boldsymbol{A}\) 是一个向量,标准答案是 \(\{0,1,y-1\}\),即 \(0\vec{i} + 1\vec{j} + ...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第1次识别结果为 $\frac{1}{2}$,与标准答案 $\frac{1}{2}$ 完全一致,因此该部分正确。第2次识别结果为“土”,虽然识别错误,但根据规则“只要其中有一次回答正确则不扣分”,且“土”可能为“1/2”的误写,不视为逻辑错...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得分:0分
理由:学生两次识别的答案均存在计算错误。第一次识别中,P1完成时间21ms、P3完成时间26ms均不正确;第二次识别中,P2周转时间计算错误(11+3=14ms应为11-3=8ms)。标准答案应为P1完成18ms、P2完成11ms、P...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得分:4分
理由:学生的设计思想正确,与标准答案一致。明确使用了深度优先搜索(前序遍历)遍历二叉树,维护临时路径数组,在遍历过程中检查路径和,并在回溯时移除当前节点。思路完整且符合题目要求。
(2)得分及理由(满分7分)
得分:6分
理由:代码...
1)4个。(S0,0), (S1,0), (S2,0), (S3,0)
2)最多还可以发送2个。第一个帧是(S4,3);最后一个是(S4,3)
3)2个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3分)
学生回答4个帧(S0,0、S1,0、S2,0、S3,0),...
//复数的结构类型定义
typedef struct
{
float a;
float b;
}cnum;
cnum x,y,z; //全局变量
//计算两个复数之和
cnum add( cnum p,cnum q)
{
cnum s;
...
1)
2)
3)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1分)
得分:0分
理由:学生未给出任何回答,完全空白,因此不得分。
(2)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得分:0分
理由:学生未给出任何回答,完全空白,因此不得分。
(3)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得分:0分
理由:学生未给...
1)CICS,因为指令长度不同长度
2)
3)0
4)不能,因为f2是float浮点数,不能通过简单的位移进行计算。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得2分。学生正确判断为CISC,理由"指令长度不同"符合标准答案中"指令长短不一"的描述,虽然表述不够完整但...
1)n=0时,f1会出现死循环,因为i是不断递增的,n-1所表示的是最大的无符号整数,无论怎么加都不可能超过他,所以会死循环。如果变成有符号整数,不会死循环,因为出现负数,直接就结束了。
2)float是浮点数,最大的表示范围是2^23,刚好不越界,所以相同。机器数分别是:00FF FF...
1) A->D, D->E, E->C, C->B
2)是的
3)当一个连通图中环路没有相同权值的时候MST唯一。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4分)
学生给出的边序列为:A→D, D→E, E→C, C→B。这与标准答案(A,D)、(D,E)...
1)通过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可以得出他的中缀表达式。如果一个结点有孩子且不是根节点,那就先输出“(”再访问他的左孩子。当一个结点没有孩子,输出该节点。接下来再遍历他的右子树。当右子树遍历到最后一个结点,说明这一段表达式结束,输出“)”。
2)...
E->B->F->A->G->C->D
评分及理由
(1)得分及理由(满分2分)
学生答案:E → 得2分。理由:E段作为文章开头,通过引用卡耐基的观点引出"避免争论"这一常见态度,并指出这种态度基于对争论的错误看法,符合文章逻辑起点。与标准答案一致。
...